認識選擇性緘默症

它是兒童焦慮疾病的一種,也可被視為某些極端害羞的小朋友對社會焦慮的症狀表現,又名之為「選擇性緘默症」。

選擇性緘默症孩子(特別容易出現在女生) 所表現出的問題,主要在於在家中的語言表現及說話行為無明顯異樣,但是在一般人預期孩子該說話的情境(例如學校或公共場所)卻選擇緘默、不說話。這些孩子特別容易在人際互動情境上出現適應問題,縱使僅是小小的改變,其表現方式常傾向於逃避、退縮、緘默等焦慮反應。

能正常說話和理解語言,但在某些他們需要說話的社交場合卻無法說話。他們其他行為和學習能力都正常,儘管他們會顯得非常退縮,不願意參與團體活動。這就像是極端的害羞。譬如一個小孩在學校裡完全靜默,在家中卻自由說話,不過如有陌生人在場可能又令小孩靜默。

大部分有此症狀的小朋友在誘發緘默的情境下,會完全沈默不語,但有些則會以吹口哨,使用簡單字語與情境互動。除了說話消失外,有些小朋友會以目光接觸或非語言的姿勢和情境互動。這類小朋友在其他的情境下說話流利,如在家中和特定相似的場所。近年來,選擇性緘默被視為一種社交恐懼的形態,因為患者只有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下,才會有不說話的情形出現。

特徵~

1.聰明、敏捷及好奇
2.內省與敏慧:對周遭的理解似乎比同齡者更深入,思想情感也很敏銳。
3.有藝術上的偏好:常將個人的情緒、感想藉由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。
4.饒舌且表情豐富
5.喜怒無常
6.易哭鬧或發脾氣
7.自負
8.執拗
9.執著
10.衝動
11.專橫或支配慾
12.行為叛逆
13.有分離焦慮
14.有睡眠方面的問題
15.選擇性沉默
16.絕少發問,有事也不表達
17.表情極度羞澀,害怕在社交情境下出糗
18.行為退縮和孤立
19.在焦慮狀態下,臉部漠然或表情呆滯
20.於對話情境眼神閃躲,不和人正面接觸,或不看人
21.缺少笑容
22.因緊張焦慮而呈現僵硬或笨拙姿勢
23.不從行為
24.做事因循
25.應答遲緩
26.對環境、聲音、人群、或事物的碰觸等等高度敏感
27.與陌生人相處,恢復焦慮心情的過程相當遲緩
28.很少表達謝謝、你好或再見等社交性的口語或手勢
29.常呈現緊張不安或煩躁的行為
30.不喜冒險,對新環境十分小心謹慎

治療主要採用:心理治療、家庭治療、精神分析法和行爲治療。其中,以正、負强化方式的行爲矯治方法效果較好。此外,應儘量消除不良精神刺激。對緘默表現不要過分注意,不要逼迫他們講話,以免使其精神更加緊張。改善生活環境,鼓勵參加集體活動。輔助性治療,給適當抗焦慮藥.

4 則留言:

隨機文章

FC2無料カウンターFC2無料カウンターFC2無料カウンターFC2無料カウンターFC2無料カウンターFC2無料カウンターFC2無料カウンターFC2無料カウンターFC2無料カウンターFC2無料カウンターFC2無料カウンタ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