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動兒愛吃糖和速食?!

記者蔣文宜/專題報導

孩子可塑性高,許多時候過於活潑好動的特質,背後是否隱藏生病的危機,家長也難以辨別。醫師表示,對於疑似或是擁有過動體質的孩子,在行為尚未完全「脫序」前,是可以藉由行為改變治療幫助積極介入獲得改善,他強調,除了建立紀律,愛與接納是家長不能放棄的努力。

管教孩子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。花蓮署立玉里醫院精神科醫師游舜杰指出,發生在兒童青少年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,與個人體質有關,但家庭對待的態度卻是致使好動、衝動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是否更嚴重的關鍵。

游舜杰說,過動症邊緣化最難判別,但對於父母較頭痛的某些孩子,他建議父母不妨訂定行為契約,避免因為工作壓力等情緒起伏下,不同的管教態度造成孩子無所適從的困擾。

若是就讀幼稚園的孩子,在團體中有坐不住、愛插嘴、不能好好排隊的狀況,醫師便建議,最好能夠訂定行為化的契約,也可讓孩子清楚行為的界限何在,來慢慢調整正確的行為,若用打罵,只會造成挫折感加重,甚至更嚴重的行為問題。

譬如,在功課寫太久部份,必須適時給予獎勵,讓孩子感覺只要努力一下便可做到,也因此能有愈來愈進步的動力。相對地,若是無法達成時,略施懲罰也是一種手段,最好在契約中清楚訂定罰則規範,有輕中重度的懲罰方式。

游舜杰特別提到,家庭教養中父母管教的一致性很重要,否則孩子就會有察言觀色、見風轉舵的投機心態。有些小孩喜歡唱反調,屬於對抗性的某種異常,可能與過動無關,或許也可能合併過動。

還有種不成文的說法是過動症的兒童愛吃甜食與巧克力,或漢堡可樂,不過,游舜杰說,這種說法並無根據,有可能是因為當這類孩子愛吵鬧時,長輩照顧者便給糖吃或速食,衍生出的因果關係。


http://www.nownews.com/

3 則留言:

隨機文章